
油漆涂料常見病狀及解決辦法
流掛
產生病狀的原因:
1.稀釋水加入過多。
2.每次噴漆太多太厚,重噴時間不當。
3.物面不平、不潔、形狀復雜及含有油水。
4.噴嘴過大,噴嘴與物面距離太近。
5.噴涂速度不均勻,層間間隔時間不夠。
解決病狀的方法:
1.按比例加稀釋劑。
2.應分兩次噴涂,每次間隔十分鐘為宜,每道涂刷不宜過厚。
3.處理好噴涂表面,不得有水和油。
4.正確選用噴槍口徑,噴槍應和物體保持20cm-25cm距離為宜。
5.調節好噴涂刷涂粘度,掌握好刷涂和噴涂的速度。
桔皮
產生病狀的原因:
1.油漆太濃,稀釋劑太多,噴涂壓力過大及距離太近。
2.施工場所溫度過高或過低。
3.底材不平或稀釋劑揮發過快。
4.一次涂裝太厚。
解決病狀的方法:
1.按比例比加稀釋劑,配比固化劑,調節噴槍壓力與距離。
2.調節施工場地的溫度。
3.底材盡量處理平整。
4.每次涂裝不宜過厚。
針孔
產生病狀的原因:
1.稀釋水加入過多。
2.每次噴漆太多太厚,重噴時間不當。
3.物面不平、不潔、形狀復雜及含有油水。
4.噴嘴過大,噴嘴與物面距離太近。
5.噴涂速度不均勻,層間間隔時間不夠。
解決病狀的方法:
1.按比例加稀釋劑。
2.應分兩次噴涂,每次間隔單十分鐘為宜,每道涂刷不宜過厚。
3.處理好噴涂表面,不得有水和油。
4.正確選用噴槍口徑,噴槍應和物體保持20cm-25cm距離為宜。
5.調節好噴涂刷涂粘度,掌握好涂和噴涂的速度。
漆膜泛白的防治措施 涂料干燥成膜后,涂膜呈現云霧狀白色,產生無光、發渾等現象。防治措施如下:
1.在相對濕度80%,環境溫度低于5℃以上時方可施工,如需急用,可在被涂物周圍用紅外燈等加熱,等環境溫度上升后再涂裝。
2. 嚴格防止涂料生產中水分的混入。
3. 噴涂設備中的凝聚水分必須徹底清除干凈,檢查油水分離器水分離情況。
4. 被涂底材應干燥,應涂刷封閉底漆。
5. 嚴格主漆、固化劑、稀釋劑的配比,防止聚合物在涂刷過程中析出。一定要合理地使用稀釋劑。
6. 對漆膜已出現的發白現象,可緩慢加熱被涂物,或噴一層薄薄的防潮劑,或兩種方法結合使用。對于嚴重發白而無法挽回的漆膜,可用細砂紙輕輕打磨石,除去塵屑,在適當的環境中,重新涂裝。